第一章:自我觉察:认识父母内心的力量
- 第一节|觉察自己作为父母的情感和需求
- 第二节|父母自我成长与亲子关系的关系
- 第三节|练习与反思:情绪管理与自我关怀
📖 欢迎支持正版电子书!
本书已上线 Amazon Kindle 与 Apple Books,欢迎前往购买。
不仅能获得更清晰、便捷的阅读体验,
也是对作者长期写作的最好鼓励。
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— 心禾 💛
第一节|觉察自己作为父母的情感和需求
“养育孩子,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,而是一场关于‘看见自己’的修行。成为父母,不是失去自我,而是找回真正的自己。”
一、成为父母之后,你还记得自己吗?
在成为父母之前,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、身份、梦想、喜怒哀乐。
可是在孩子出生之后,很多父母发现:
- 自己好像不再是“自己”了;
- 一切围着孩子转,连情绪、需求、生活节奏,都被孩子牵动;
- 无论做得多好,似乎都总觉得“不够好”。
于是,我们开始焦虑、疲惫、迷失:
- 在夜里因为孩子哭闹而崩溃;
- 在教育中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失控;
- 在自我怀疑中一遍遍责怪自己“是不是不够好”。
亲爱的,这并不是你的错。
- 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,怎么成为“既爱孩子,又爱自己”的父母;
- 没有人告诉过我们:
父母的修行,不是牺牲自己,而是看见自己、照顾自己、成长自己。
二、觉察:关系的起点,也是修行的起点
很多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困顿、疲惫,是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:
👉 你的情绪,影响着孩子的情绪;你的状态,决定着亲子关系的温度。
- 当我们焦虑、烦躁、愤怒时,孩子会变得不安、抗拒、失控;
- 当我们平静、温柔、坚定时,孩子会变得信任、合作、安心。
所以,育儿的第一步,不是控制孩子,而是先觉察自己。
三、觉察自己:三个温柔提问
1. 我此刻的情绪是什么?
- 是焦虑?愤怒?无力?还是疲惫?
- 给情绪命名,是让情绪“流动”起来的第一步。
2. 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?
- 我是否需要休息?
- 我是否需要支持?
- 我是否需要被理解、被尊重、被看见?
当我们开始看见自己真正的需要时,就不会轻易把伤害投射到孩子或伴侣身上。
3. 我是否带着“旧伤”在养育孩子?
- 我的情绪是否来自孩子的行为,还是唤起了我童年未被满足的某种感受?
- 我是否在不自觉中复制了父母对待我的方式?
👉 每一个“觉察”,都是一次温柔的自我靠近。
当你愿意慢下来,看见自己的内在,你已经走上了修行的第一步。
四、父母的需要,不应该被忽略
很多父母会觉得:
- “孩子还那么小,我得忍着。”
- “我是大人,不能太自私。”
但实际上:
- 你也是人;
- 你也有情绪;
- 你也需要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安慰。
真正的爱,不是把自己耗尽,而是学会——
一边爱别人,一边好好爱自己。
五、亲子关系小练习|觉察与自我关怀清单
请写下:
- 最近一次我在孩子面前失控了,那一刻我真正的情绪和需要是什么?
- 我在育儿过程中,最常忽略自己的哪些感受?
- 如果我愿意开始练习更温柔地对待自己,我想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?
👉 例如:
- 给自己5分钟的深呼吸时间;
- 给伴侣表达需要支持的请求;
- 给自己说一句:“我已经尽力了,我是一个正在努力的好父母。”
六、小结|爱孩子,也别忘了爱自己
- 关系的修行,从来不是一味付出;
- 健康的亲子关系,从来不是只有孩子的世界;
- 成为父母,不是失去自己,而是——
成为更好的自己,才能成为更温柔的父母。
愿你学会:
- 看见自己的情绪;
- 尊重自己的需要;
- 在照亮孩子的同时,也温柔地照亮自己。
📖 欢迎支持正版电子书!
本书已上线 Amazon Kindle 与 Apple Books,欢迎前往购买。
不仅能获得更清晰、便捷的阅读体验,
也是对作者长期写作的最好鼓励。
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— 心禾 💛
第二节|父母自我成长与亲子关系的关系
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,从来不是单向教育,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。孩子在长大,父母也应在成长。”
一、孩子的问题,常常映照着父母的成长困境
很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会发现:
- 孩子为什么总是发脾气、情绪化?
- 为什么我明明已经说过很多遍,他还是不听?
- 为什么家庭里总是充满争执、对立和失望?
其实,孩子的行为和情绪,并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。
- 孩子的情绪管理、行为模式、沟通方式,很大程度上是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和情绪氛围中学会的;
- 当父母自身缺乏觉察、情绪不稳、缺乏边界感时,孩子的行为往往会“同步”这种状态。
👉 所以,当你觉得孩子“需要被改变”时,
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:
我是否也需要在这件事上,先成为更好的自己?
二、父母的成长,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天花板
有一句话说得很好:
- 孩子的成长速度,永远追不上父母的不成长。
换句话说:
- 如果父母无法学会沟通,孩子也很难学会表达;
- 如果父母情绪不稳定,孩子也很难内心安定;
- 如果父母没有修复关系的能力,孩子也会在伤害中学会逃避与对抗。
孩子的一生,特别是早期情感模式,是在与你的互动中塑造的。
父母能成长多远,亲子关系就能走多稳。
三、什么是“父母的成长”?
很多父母听到“成长”两个字,会觉得压力山大。
- “是不是又要我变成完美父母?”
- “是不是我要一直改、一直修?”
其实不是的。
成长,不是完美;成长,是持续的小步调整。
父母的成长,意味着:
- 学会觉察情绪
- 知道自己何时失控;
- 允许自己有情绪,但不被情绪绑架。
- 学会表达需要
- 不再用指责、抱怨来沟通;
- 而是温柔而坚定地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。
- 学会修复关系
- 出现冲突后,不回避、不冷战;
- 而是主动修复、主动靠近。
- 学会自我关怀
- 不一味奉献、不透支自己;
- 给自己留有余地与呼吸。
👉 这些改变,可能不会立刻带来“孩子的立刻改变”,
但一定会让你们的关系一点点松动、靠近、轻盈。
四、为什么父母的成长值得投资?
- 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深的关系功课;
- 因为只有当父母自己成长了,才真正拥有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;
- 因为你们的每一次微小变化,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爱与智慧的种子。
当你愿意成长:
- 孩子不再需要用哭闹来争取你的关注;
- 孩子学会了表达、倾听、修复;
- 孩子从你这里,学会了如何爱人、如何被爱、如何成为自己。
五、亲子关系小练习|父母成长自检卡
请写下:
- 在育儿过程中,我最常在哪些方面容易失控或无力?
- 如果我愿意成长,我最想先改变的一个点是什么?
- 我可以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?(例如:学习情绪调节、给自己留5分钟安静时间、向伴侣寻求支持)
👉 成长不必一步到位,从一个呼吸、一次觉察、一次对话开始就好。
六、小结|父母的成长,是最好的关系修复剂
- 想改变孩子,先改变自己;
- 想改善亲子关系,先成长为更柔软、更坚定的父母;
- 想拥有长久的爱与信任,先成为能够给出这份爱的自己。
愿你学会:
- 用觉察代替指责;
- 用温柔代替焦虑;
- 用成长代替固守。
从你开始,关系才有希望;
从你开始,爱才真正流动。
📖 欢迎支持正版电子书!
本书已上线 Amazon Kindle 与 Apple Books,欢迎前往购买。
不仅能获得更清晰、便捷的阅读体验,
也是对作者长期写作的最好鼓励。
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— 心禾 💛
第三节|练习与反思:情绪管理与自我关怀
“养育孩子不是一场比拼谁更能忍耐的竞赛,而是一场学会照顾自己的修行。一个内心安稳、情绪平和的父母,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安全感。”
一、为什么情绪管理是亲子关系的“安全阀”?
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时刻:
- 明知道不该发火,却还是忍不住爆发;
- 事后满心愧疚,却又在下次冲突时重演失控;
- 渴望做温柔耐心的父母,却总被生活、压力、情绪拖垮。
这是因为——
当一个人自身的情绪被忽视、被压抑、被消耗到极限时,他无法给出任何“温柔”与“耐心”。
孩子的情绪,其实是父母情绪的映照:
- 当你内心安稳,孩子才有安全感;
- 当你学会情绪管理,孩子也会逐渐学会自我调节。
亲子关系中,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,就是这段关系的“安全阀”。
二、父母的情绪管理,从三个觉察开始
1. 觉察情绪来源
- 我为什么会对孩子的小事瞬间爆发?
- 是真的因为孩子不听话,还是因为我累了、焦虑了、压力太大了?
👉 情绪不等于事件本身。
很多时候,是我们累积太久、压抑太久、消耗太久,才会因一点小事失控。
2. 觉察身体信号
- 我的呼吸急促了吗?
- 我的心跳加速了吗?
- 我是否开始提高音量、说话变快?
身体是情绪最早的提示器。当你学会觉察身体,你就有机会“截断”失控。
3. 觉察思维模式
- 我是否陷入了“总是”“从来”“一定”这种极端化思维?
- 我是否在被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担忧推着走?
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“想得太多”“被惯性带跑”时,就有机会重新掌控方向。
三、父母的自我关怀,是关系持续的“充电站”
很多父母从不敢对自己说一句“我累了”“我需要休息”。
- 因为觉得自私;
- 因为觉得“不够好”;
- 因为害怕“不尽责”。
但其实:
- 只有当你愿意照顾好自己,你才能持续有能量爱孩子;
- 只有当你愿意善待自己,你才能教会孩子善待自己和他人。
👉 自我关怀不是奢侈,而是必须。
给自己“充电”的几个简单方法:
- 每天5分钟深呼吸;
- 每天写下3件让你感恩的小事;
- 给自己说一句:“我已经做得很好了。”
四、亲子关系小练习|情绪管理与自我关怀行动卡
请写下:
- 我最容易失控的情绪触发点是什么?
- 我过去有没有哪些被忽略的情绪信号?
- 我想为自己做的一件小小关怀是什么?
👉 例如:
- 每天睡前写一句感谢自己的话;
- 学会在情绪来袭时说:“让我冷静两分钟”;
- 每周给自己安排一次放松的小确幸。
五、小结|稳定的父母,才有安全的孩子
- 情绪管理,不只是“控制脾气”,更是自我觉察与自我关怀的结果;
- 自我关怀,不是懒惰、自私,而是为爱加油、为关系续航;
- 稳定的父母,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、力量与温暖。
愿你学会:
- 觉察每一个情绪的信号;
- 温柔对待每一次失控;
- 在自我修行中,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可靠的港湾。
📖 欢迎支持正版电子书!
本书已上线 Amazon Kindle 与 Apple Books,欢迎前往购买。
不仅能获得更清晰、便捷的阅读体验,
也是对作者长期写作的最好鼓励。
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— 心禾 💛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一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二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三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四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五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六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七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八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九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一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二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三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四章
- 父母的修行:用爱与智慧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|第十五章